加快洛阳副中心城市建设—建设生态宜居城加快洛阳副中心城市建设—建设生态宜居城

发表时间:2020-06-03 18:55作者:李炆沂

时下洛阳,伊洛河畔,水清岸绿、路畅景美。小游园、城市书房星罗棋布,花香书香溢满洛城。

一座座立交桥通达四方、一条条快速路连接县区城乡,市民享受着半小时交通圈、经济圈、生态圈、生活圈带来的便利,路畅心情更舒畅……

传统与现代辉映,古韵与新风交融。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洛阳这座千年古都不断焕发出新的生机活力。

1592465488278200.jpg


规划引领,组团发展提升辐射力

当前随着中国城市发展转型,城市空间风貌的塑造、特色的展示、环境品质与内涵的提升将逐渐成为城市发展的重要任务。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考察一个城市首先看规划,规划科学是最大的效益,规划失误是最大的浪费,规划折腾是最大的忌讳”。

省委省政府加快洛阳副中心城市建设工作推进会提出,要突出城市特色,处理好文物保护与发掘利用的关系,处理好规划建设与管理的关系,处理好硬件设施与人文环境的关系,建设世界历史文化名城。

洛阳市委主要领导表示,洛阳市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国际视野、国内一流、洛阳特色,坚持“多规合一”,确保“一张图纸管全域”“一张蓝图绘到底”,为建设现代化国际化洛阳发挥规划引领作用。

足于“五山环抱”“四水润城”和大遗址保护、生态保护等自然条件,“十三五”以来,洛阳市不走“摊大饼”式城市扩张模式,因地制宜、科学规划实施“一中心六组团”城市发展战略,加快中心城区与六县区组团的“产业承接、交通连接、生态对接”。


1592465570935080.png


文化为魂,建设世界历史文化名城

如果说城市规划如一部交响乐,那么特色就是这座城市最美妙的音符。

洛阳是文化遗产高度富集区域,遗址区和历史街区保护面积占城市建成区面积的52%。

“十三五”以来,洛阳市坚持保护优先,按照“保护固态、传承活态、发展业态”要求,科学推进遗址遗迹、民俗文化、古城古镇等保护利用,让记载于典籍中的河洛文化“走出来”,让承载着历史记忆的文化遗址“活起来”,真正使古老历史文脉成为流淌着的现代城市魂脉。

“留住老洛阳的底片,建好新洛阳的客厅”。洛阳天心文化产业园,利用旧厂区内工业建筑作为文化元素符号,打造成新型文创商业聚集区,已成为洛阳“夜经济”的一处新地标。


1592465580746472.jpg


生态打底,利民惠民提升城市“温度”

习近平总书记在上海考察期间指出,“努力创造宜业、宜居、宜乐、宜游的良好环境,让人民有更多获得感,为人民创造更加幸福的美好生活”。

十三五”以来,洛阳市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树立以人为核心的城市观,深入实施蓝天、碧水、净土、国土绿化、生态修复“五大行动”,统筹推进“四河同治、三渠联动”综合治理,加快构建生态环境建设体系,真正实现生态惠民、生态利民、生态为民。洛阳市着力做好规划、建设、管理三篇文章,用善治呵护城市的风景,提升城市的温度,增强市民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2016年洛阳市委市政府提出了建设小游园的相关意见。2018年3月下旬,洛阳市规划院风景园林院承担了《洛阳市游园绿地设计导则》的编制工作,经过数次的反复修改和论证,最终通过了专家会,并得到了相关市领导的认可,成为了洛阳市游园建设的一个指导性准则。《洛阳市游园绿地设计导则》编制不仅规范了洛阳市游园建设的具体要求及基本指标,确保了游园建设基本的统一性和协调性,使游园建设符合生态建设要求,满足居民使用需求的同时,也体现了“古韵新风”的新时代洛阳城市风貌。

坚持“规划见绿、见缝插绿、提质优绿、协力植绿”的原则,洛阳建成了40余公里洛浦公园滨河风光带、30公里伊水游园滨河风光带、100公里河流生态廊道和100公里生态景观水系,城区水景区辐射范围达80%;也建成了许多街边小游园,努力达到“300米见绿、500米建园”的目标,力争做到“大游园提升城市形象、小游园方便群众生活”。


1592465588522965.jpg


短短几年间,洛阳小游园、城市书房、“洛阳乐道”和“乐养居”等,已成为社会各界有口皆碑的“惠民名片”。15分钟“阅读圈、休闲圈、健身圈、就医圈”成为百姓家门口的福利。

“居者心怡、来者心悦”。生态宜居城的建设推进了洛阳转型、高质量的发展,洛阳市必将会在洛阳市副中心城市的建设上走稳走实走好。


分享到:
联系邮箱:lysghy@sina.com       联系电话:0379-63255188 0379-63219363    联系地址:河南省洛阳市开元大道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