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划师下乡,让手绘小镇“画”出山村新风貌发表时间:2019-10-16 11:19 古街、老巷,花墙、黛瓦,青山、绿水,重脊高檐的临街门楼,竹林掩映的土坯瓦房,走进嵩县黄庄乡三合村,一幅古朴幽静中国水墨画卷映入眼帘。写有“手绘小镇”四个醒目大字的石头矗立在村口,今年“十一”期间,一批批写生学生和游客蜂拥而至,今年接待写生团和游客超过2万人,经济收入超过3000万元。 是什么让这个伏牛深山里的小山村发生了巨变?10月14日,该村党支部书记武凇生说:“规划师下乡帮我们找到了发展方向,重塑了街道和建筑风格,改变了山村面貌。” 三合村风景秀丽,还有很多明清时期的古民居。但是,由于这里山高沟深、偏远闭塞,全村352户人家三分之一都是贫困户。村里曾组织村民到信阳等地参观,想发展乡村游,但终因资金问题而搁浅。有村民断言:乡村游一百年也实现不了。 返乡创业青年冯亚珂改变了大家的观念。冯亚珂是三合村人,上大学学的是绘画,常跟老师到各地写生。看到家乡秀丽的风景,他有个想法油然而生:山峦、河流、土房、老汉,家乡的一幕幕场景,不就是一个天然的写生素材库吗? “与旅游景区的精致相比,写生基地更加追求原生态,不需大量投资、过分雕琢,只需有一个落脚的地方,大家便会欣然而至。”冯亚珂敏锐地察觉乡村旅游与写生基地的不同。2016年,他毅然离开了城市,建起了村里第一座写生宾馆。没想到,短短三个月时间,1500多人次到三合村写生。 三合村空间整治方案前后对比 村民们受到启发,纷纷建农家宾馆。地方政府也受到启发,投入资金,出台政策,对村庄街道和房屋进行整修,鼓励村民发展农家乐。 今年7月,我省选派1517名规划师下乡,为乡村振兴把脉问诊,编制好用、管用、实用的村庄规划,让乡村在振兴中保留乡土味道,重塑乡村风貌。三合村被列为试点村庄之一,洛阳市规划建筑设计研究院规划师凌犀来到三合村,负责村庄规划。 凌犀说,来小山村后,吃住在村民家,与村民不断沟通,找到了村庄发展的短板,并对症下药制订了村庄规划,实施后效果明显。 洛阳市规划院规划师与村民讨论规划方案 规划师凌犀谈村庄规划 三合村主街道同时也是一条省道,来往车辆多,很多学生在路上画画写生比较危险。按照凌犀的规划,村里沿河新建了一条150米长的木栈道,将七八家农家宾馆连为一体,既方便了学生写生,也为农家宾馆提供了室外经营平台。 村里很多民居破败,外观风貌也不统一。按照豫西民居风格,规划师对村内所有的民居进行了统一规划,并修旧如旧,用旧砖、旧瓦、废石头、旧磨盘等进行了加固、提升和装饰。凌犀说,房屋整修后,乡土气息浓厚,真正实现了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 开农家宾馆的村民能力不同,获取的信息也不对等,有的床位爆满,有的空置量大。针对这一产业发展瓶颈,规划师帮助村里成立了经营性公司,通过互联网平台建设,运用大数据统计、互联网预约等方式,引导村庄产业可持续、高质量发展。 改造前后对比 如今,三合村家庭宾馆从一家增至40家,老井、旧宅、豆腐坊等景观逐步恢复,“手绘小镇”的美丽画卷徐徐铺开。黄庄乡党委副书记夏萌说,写生大军给村庄带来可观的收入,三合村因此摘掉了贫困帽,村民从经济收入到精神风貌都发生了巨变,村民人人都是规划师,人人都是导游,靠劳动致富成为新风尚。 年过花甲的张寿娃因病致贫,如今有了新职业,成为“农民模特”,在门前石头上坐一晌,就能挣上百十块。来写生的年轻人喜欢吃烧烤,“羊倌”李九春从放羊变成了屠宰卖肉专业户,高峰期每晚能销售7只羊,顺利脱贫致富。56岁的“蜂蜜王”张嵩现蜂蜜供不应求,不仅脱贫致富,还娶上媳妇,成为全省脱贫攻坚的先进典型,到全省巡回演讲自己的脱贫故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