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的国土空间新格局

发表时间:2024-03-01 11:00作者:陈少乐

图片.png

新质生产力是由技术革命性突破、生产要素创新性配置、产业深度转型升级而催生的当代先进生产力,它以劳动者、劳动资料、劳动对象及其优化组合的质变为基本内涵,以全要素生产率提升为核心标志,从新技术、新产业、新场景等方面出发理解把握其中的深刻内涵与内在逻辑,识别制约新质生产力形成的深层次障碍,让各类先进优质生产要素向发展新质生产力顺畅流动和高效配置,进而以新质生产力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当前我市正处于产业换道,城市提质的发力阶段,城市魅力和发展效能稳步跃升,四新一装备等新质生产力加速汇聚。

图片.png


一. 我市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基础潜力

1、风口产业抢滩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是以重大技术突破和重大发展需求为基础,对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和长远发展具有重大促进和带动作用的产业集群,具有知识技术密集、产业融合性高、物质资源消耗少、综合效益好等特征,我市高新技术企业近年来井喷式发展,数量突破1400家,在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技术、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装备形成产业就是其中的突出代表。在未来产业领域,大院大所积累的技术积淀具备开展类脑智能、量子信息、基因技术、高速网络、深海空天开发、新型储能等标示性产业。

2、形成经济社会发展新模式。城市经济进一步聚焦都市工业和现代服务业,各类科技产业社区、楼宇提供新经济新产业空间载体。在生产领域,服务型制造新模式得到快速发展,通过工业设计服务、定制化服务、供应链管理、共享制造、柔性制造、检验检测认证服务、全生命周期管理、总集成总承包、节能环保服务、生产性金融服务等模式革新,实现制造业和服务业深度融合、产品与服务重构,我市已涌现亿元楼8栋,各类科技产业社区蓬勃。在消费领域,特色商业街区65条,春节期间借助洛阳文旅爆红顶流流量转换消费提升数十倍乃至百倍,云端流量正推动文旅商深度融合,培育发展出数字消费、绿色消费、定制服务、体验消费、智能消费等新模式,到洛阳打卡的多元化和智能化需求不断更新迭代。

3、青年友好之城不断吸引新型劳动者奔赴洛阳。洛阳聚焦青年友好型城市建设,大力实施产业平台聚才、青年就业创业、青年安居保障、社交消费赋能、城市活力提升五大工程,科技产业社区拔地而起,一大批青年在科研、生产一线攻坚,为产业发展贡献力量;乡村振兴舞台焕发生机,以返乡创业青年为代表的新农人深入田间地头,为乡村带来发展新活力,洛阳文旅文创融合成效凸显,外地青年纷纷来洛,换上汉服、走进景点,沉浸式感受古都之美。在线教育、互联网医疗、平台经济、共享经济、无人经济、新个体经济(微商电商、网络直播等)、微经济(微应用、微产品)等青年偏好的新业态正成为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增量。

图片.png


二. 实现精明增长的路径探析

1、精细化管理,彰显洛阳空间特质

进一步优化都市核心区、环都市区、南部生态发展区的空间格局,以区域协调发展加快优化生产力布局,突出比较优势,突出增加亩产效益、地均产出、节能节水节地等县区关键考核指标权重。13个开发区作为我市经济发展的主平台,亟需摸清家底,破解产业找地和低效松散用地情况,建议加快构建全市开发区信息服务平台,为重大项目与产业布局精准匹配、快速落地,引导社会资本向重点区域集聚,推动特色产业统筹招商、集中布局,实现产业差异化健康发展,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借鉴上海、深圳、南京、武汉、东莞等地编制全市域范围产业地图的经验,建议开发区尽快启动产业地图编制工作,实时更新产业企业数据库,在绘制、标注基础地理坐标信息的基础上,可视化动态化显示企业坐标、企业税收区间、产业类型、政策平台、科技产业社区平台等图层,大大提升城市智慧化水平,构建全要素和全周期产业用地管理标准。强化经济密度、创新要素和环保要素的考量,建立准入、供给、评估、监管和存量盘活的闭环监管机制,并建立绩效评估和奖惩机制,提高产业的高效化和绿色化。

围绕新质生产力持续优化我市国土空间格局,不断提升都市核心区世界文化名城内涵式发展,启动我市国际人文交往中心建设和探索文化特区战略路径。结合五大都城和大遗址空间内的特色城镇化,在天街十二坊、涧西工业遗产街区等空间,结合邻里中心搭建“三自组织+文保文旅专家+产业联盟的形式”生活实验室,探索设立一批立足保护和发展协同发展的隋唐里坊文化遗产社区、工业遗产社区。注重“圈”外土地的集约化管理,结合山水、大遗址特质,探索郊野单位、生态留白区和大遗址空间的保护利用,加快孟津、偃师等与主城区、跨界区域(济源、郑州)毗邻区域实现区域一体特色城镇化,积极承接省、国家重大战略布局与重大项目落地。紧密对接国家城中村改造政策,推动城市有机更新,高标准建设伊滨科技城探索生态低密度的未来城市发展模式和城市形态。

2、精准发力,加快构建现代化都市

大力发展城市经济,加快主城区都市化,提升功能密度和空间品质,加快科技产业社区和楼宇经济等城市经济载体更新建设,丰富会展会议、共享会议室、创客咖啡等促进面对面的交流和隐性知识溢出的场景氛围。改变见缝插针式的城市更新,围绕平台经济等青年偏好产业的空间新需求,推动未来社区、科技产业社区建设,盘活提升特色楼宇与特色园区。培育壮大都市型制造业,推动开发区与都市园区联动发展,形成圈层式发展格局。推动工改工等模式,聚焦商住街区、创业产业街区和工业都市制造业街区。结合隋唐里坊、涧西工业街区、老城历史文化街区等商住街区鼓励创客空间、社区智慧服务、非遗传媒工坊、文创工作室等与社区生活联系紧密的小微产业,加快新文旅创业聚落空间涌现;上海市场等创意产业街区鼓励中、小规模数字文化、影视制作等与科技和文化创意产业有密切关系的制造企业进驻;都市区内工业街区鼓励兼顾传统制造和多类型制造产业内容,因地制宜推动“工业上楼”。做大楼宇经济和街区经济。加快楼宇经济标准制定和后期扶持力度,补齐各类综合配套和共享空间,提升商业街区的消费场景。

3、精明增长,建设功能复合的平台型城市

政策层面,做实做细权限下放工作,加强各级政府对于城市成长的管理导向作用,建立健全相关职能机构,为政府、企业、和市民搜集发布信息提供技术支持,统筹理顺市区财税和事权,做到决策可预见,财政可落实,公众可参与。完善细化我市国土空间规划委员会等制度,广泛吸纳产业行业商会代表、青年代表、投融资专业人士、科技专家等意见,统筹政府和社会各方力量,推动规划、建设、设计等领域组建“精明增长联盟”,树牢洛阳市“人民城市”形象。

图片.png

技术层面,不断提升城市建设的“智慧脑”“人文心”“艺术眼”。尽快打通数据壁垒,提升城市智慧化水平,加快地下管网普查和老旧管网改造,重视城市体检和评估,围绕设计之都创建,提升城市设计水平,积极探索举办设计行业设计峰会和设计大赛,围绕工业设计、城市更新、邻里中心生活圈、科技产业社区、文旅文创、乡村振兴等领域开展规划设计评奖和经验复制总结,提升都市化审美,避免低水平规划设计制约高质量发展。用足城市存量空间,减少盲目扩张;高质量推动社区邻里中心生活圈建设,争创城市社区嵌入式试点城市,努力创建联合国人居环境典范城市;聚焦交通堵点和社会关注热切的学校门口、医院、商超等重点区域,一地一策,加快基础设施微改造。在提高地铁、公交等公共交通分担率的同时,结合我市优越的生态本底,通过林荫道、花径提升步行舒适度,建设宜居现代化都市。



分享到:
联系邮箱:lysghy@sina.com       联系电话:0379-63255188 0379-63219363    联系地址:河南省洛阳市开元大道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