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言献策】提升邻里中心建设运营水平,打造“人民城市”样板间发表时间:2023-07-19 15:01 坚持“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是党的二十大提出的鲜明城市发展观点,毛泽东同志在1948年4月8日亲自起草了《再克洛阳后给洛阳前线指挥部的电报》,电文中写道:“城市已经属于人民,一切应该以城市由人民自己负责管理的精神为出发点。”洛阳是“人民城市”的最早提出地,在《洛阳市邻里中心规划设计导则》的指引下,社区邻里中心成了标配,各区社区邻里中心建设亮点纷呈,初步探索出一条服务设施下沉社区的“洛阳方案”,“片区—社区—小区”的三级邻里中心服务体系初步形成,让更多居民享受便捷化的优质生活。
当前邻里中心建设存在的问题 当前社区邻里中心于建设摸索阶段,运营模式尚不成熟,是公益属性,还是便民属性,或是社区商业属性?如何运营才能政府少投入、服务效果更好?后续运营财政压力大如何缓解?……通过调研走访发现这都是摆在大家面前的亟待解决的难题。 1. 服务项目传统,后续运营堪忧 邻里中心一般包含社区管理服务设施、医疗卫生设施、文化体育设施、教育设施、商业金融服务设施、交通设施等。通过调研走访,我市邻里中心各类医疗、文化、体育等公益性设施依托各类专项资金和政策实施较为完备,社区管理服务功能也有很好的升级,有效的推动了公共服务下沉到社区。但整体服务设施呈现政府资源强依赖性,突出公益免费特点,后续很难从这个群体挖掘自治资源、可持续发展的资源。另一方面普遍认为“懂社区的不懂商业,懂商业的不懂社区”,社区运行模式较为传统,个别邻里中心与小区物业衔接尚处于摸索阶段,运营人才紧缺,社区自身运营造血功能较弱等问题突出。
2. 用户画像老龄化,青年人气不足 目前邻里中心活跃人群以老年人居多,往往是今天是这批人,第二天还是这批人,第三天还是这批人,用户画像偏向老龄化,与邻里中心“全人群”“全龄共享”服务的目标还有不小的差距,当前我市正在建设青年友好型城市,调研发现个别邻里中心虽然设置青年之家,但开设内容、环境设施、活动组织并不能与青年人“双向奔跑”。
3. 多头委托,难以形成合力 邻里中心多头委托,缺乏服务效益整合。图书馆、卫生站、社区养老、物业管理、体育健身从设置到运营都分属于不同的业务主管部门或企业公司,分头委托之后,所谓的总运营方也协调不了,难以提供统一的体验感。管理机制不顺畅,邻里中心涉及的不仅是一个部门、一个科室,更是一个街道工作的绝大多数功能,但是归到一个科室后,其他的资源,就不会特别重视,项目活动也不愿意整合到邻里中心来。
4. 藏在“深闺大院”,宣传不足 近年来新建设的邻里中心大部分尚处于试运营阶段,在宣传上存在较大短板。邻里中心开展业务宣传涉及部门较多,受制于信息安全等因素,第三方公众号运营不多,宣传需要放在区或者街道平台上发,审核就变得较为复杂,社会宣传效果和实效性较差。这样情况下,很难形成一个整体的可以共享的数据库,通过服务将居民的喜好画像做得清楚,做的更细,使服务更加精准,互联网思维推广难度较大,所以空间利用率、服务效益都将受到较大影响。
提升我市邻里中心建设运营的建议 一、培育一批示范性社区社会企业,打造社区社会组织的“孵化器” 邻里中心建设应兼顾生活功能和基层社会治理功能。邻里中心应该是一个综合体,其中既要有共建共治共享的社区社会治理平台,也要有以便民服务为主旨的商业业态功能。基层政府应以邻里中心为平台,促进社区社会组织的发展,合理规划和引导居民的组织化参与社区的各类活动。其实很多社区不乏这些公共资源,只是因为对邻里中心的定位不准确导致这些资源闲置或者错用。这些公共资源恰恰适合用作社区社会组织活动的场所,对其最适宜的功能建设就是培育引进一批社区服务社会企业。建议借鉴成都、北京等地社区社会企业的成功模式,量身定制培育引进一批邻里中心运营公司,鼓励城镇社区居民委员会发起设立,以社区党组织为引领、居委会为主导、社区资源活化利用为路径、实现社区公共利益为导向、服务社区居民为目标,国有资本、社会资本参股的混合所有制新型社区经济组织。进一步盘活社区闲置资源,增强社区财力为邻里中心运营注入源头活水。
二、结合城市更新提质,打造社区特色的“展示窗” 邻里中心的建设既要有标配,也要体现地域特色。在具体的项目安排上要因地制宜,发挥居民中有一技之长的“能人”的积极性,选树社区规划师、社区策划师、社区科普达人等,通过公益积分制等措施在一些项目上充分体现地域文化特色。如宁波招宝山街道的某个邻里中心就在社区社会组织培育方面融入地方文化特色和传承,这不仅有助于这项遗产的传承和保护,而且大大丰富了居民的文体生活,更孵化出一个很有地方文化底蕴的社区社会组织。
三、明晰产权强化运营,打造城市提质的“加速器” 尽快研究出台邻里中心的用地和房屋设施权属政策,纳入片区控制详细规划和城市更新专项规划。根据各类组织的服务和产品的公共属性分类支持和管理。邻里中心中那些承接基层社会治理功能的软硬件设施应全部由政府投入,并且其运营成本的80-90%也应由政府承担,剩下的可从其提供服务必要的收益中获取。商业业态的软硬件设施应分成两种类型,一是社区居民自发成立的便民服务点,这部分服务是属地居民日常生活中离不开的,且利润微薄,因此其设施应以政府投入为主,运营成本可以适当多让业主承担;二是盈利性商业业态,这部分可采用招商形式进驻,不仅自负盈亏而且要缴纳必要的租金或税收。
四、邻里中心应稳步推进,切忌一刀切,盲目上马 各个街道的资源禀赋不同,并且新旧社区的基础条件也不一样,邻里中心的建设应因地制宜、就地取材,坚决杜绝大拆大建。城市中新建的区域可在规划中把邻里中心建设作为一个要素纳入,按照相应的标准建设;在旧城区或者建成区,要充分盘点各个社区的用房资源,按照实际情况进行改造,功能上满足邻里中心的要求即可,而不应过分苛求场地资源的标准化或一致性。
五、运用网络思维,宣传推广邻里中心 充分利用抖音等视频社交媒体,创作多元精彩邻里中心题材视频内容,通过微信公众号、微博、微信群等社交媒体平台发布中心的活动信息,吸引更多人关注和参与。例如积极参加国内《梦想改造家》等改造类网红节目,放大乘数效应。举办各种有意义的活动,如青年创业沙龙、技能提升培训、集体生日、文艺演出、志愿者招募、亲子活动等,吸引周边居民前来参与。加强与周边学校合作,开展课外辅导、阅读活动等,增加学生对中心的认知度和参与度。鼓励社区居民成为中心的志愿者,积极参与中心的运营和活动组织,帮助推广邻里中心。 |